壹点发布|今年以来,德州连续3个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%
【资料图】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孙文丽
6月8日,德州市召开德州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闻发布会,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许庆祥出席发布会,就德州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》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答记者问。
今年以来,德州市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屡创新高,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连续3个月突破50%,5月份,新能源发电量67.9亿千瓦时,占发电量的53.4%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5.6%、占比全省第一,新能源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,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入新阶段。
为进一步做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针对当前阶段面临的形势问题,德州市发展改革委经过深入研究,并组织专家论证,最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》,文件通过明确分布式光伏签订并网调度协议、承担调峰消纳责任、配置储能设施等一系列要求,引导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科学有序安全发展,其背景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:
推广应用德州成熟方案,引导科学布局。德州市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,对于政策的研究和模式的创新一直走在全省前列。2021年初,在国家启动整县光伏开发战略的关键时刻,准确把握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新形势,开展了一系列模式研究和试点建设。其中,全国首创了“集中汇流”整县光伏开发模式,在齐河县全面落地,在全省10个地市129个项目中推广应用;全国首创了“智慧透明调控”运行模式,分布式光伏具备“柔性调节”能力,实现“保消纳、保安全”要求;全国首创“云储能”模式,有效解决配变反向重过载、居民过电压问题。通过近3年的试点研究,目前已经具备推广应用条件,因此,在《通知》中进行了明确,引导科学布局,促进全市新能源发展成效继续保持全省领先。
解决电力系统消纳能力,破解安全风险。近年来,德州市新能源发展势头猛进,发电装机与发电量逐年倍增,电力负荷增长和电网承载能力有限,客观存在超出电力系统消纳能力、分布式电力向220千伏电压等级反送电(不满足国家导则要求)的风险。截至5月底,德州市分布式光伏装机已达280.2万千瓦,占新能源装机近4成,是集中式光伏的3.2倍,但基本不配置储能,也不承担调峰责任,容易造成无序开发。为解决分布式并网存在的“接不进去”“排队接入”等现实问题。《通知》明确提出要规范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模式和标准、明确新增的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项目,合理配置储能或通过市场化方式租赁储能容量,分布式光伏消纳将由“输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加快转变,破解安全风险。
规范分布式光伏涉网参数,实现有序发展。分布式电源项目点多、分散,不易整体规划统筹,随着光伏组件价格不断走低,分布式光伏将呈现井喷式发展。《通知》明确规范了分布式光伏涉网技术参数,使其具备参与“柔性调节”调度运行功能、市场化运行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条件,将减轻大规模接入对于供电服务和区域消纳的压力。要求电网企业每月开展承载力评估,按程序公开发布,提升透明服务水平;规范涉网技术参数,满足柔性调节要求,参与电网调度调节;推动分布式光伏有序接入。
关键词: